當(dāng)代生存境況的隱喻 線性的多重漫游
臺北2022年9月19日 /美通社/ -- “在夾縫中行走”自2022年09月08日至2023年01月08日于臺北市立美術(shù)館二樓展出,由館內(nèi)資深策展人張芳薇策劃,邀集1960年代以降,28組橫跨數(shù)個世代的臺灣與國際藝術(shù)家,展出媒材形式多元,亦包含相關(guān)文物及研究性圖文等,打開與觀眾多重層次的對話,試圖將觀看與閱讀的路徑融合成“行走中的展覽”體驗(yàn)。
展覽以“行走”作為起式,以“夾縫”隱喻當(dāng)代疫情時代舉步維艱的生存狀態(tài),并希冀以“在夾縫中行走”探索可能的解決之道。人類的生活起于行,而行走/行動的意義與意象經(jīng)由人類的活動與語言的交流交織為城市與歷史文化的復(fù)雜紋理?!皧A縫”具有雙重意涵,既指涉步行的空間經(jīng)驗(yàn),也暗示面對困境的突破思維與可能性。各式各樣行走的路徑所形成的“線”,彼此編織交集,以對話與連結(jié)的方式于各個展間召喚觀者想像與辯證,也將是本展覽連結(jié)藝術(shù)與日常生活、作者與觀者、作品與空間的方式,讓展覽的觀看與閱讀聯(lián)通成一個周而復(fù)始的循環(huán),寓意宇宙與事物生滅消長的輪回。
精選介紹展出作品,如陳昭宏展出極具開創(chuàng)性的系列繪畫,用色鮮明的作品貫穿整個展覽,描繪行走、對話與互動等主題所隱含“之間”的概念;珍妮.安東尼(Janine Antoni)的錄像作品《觸碰》,隨著藝術(shù)家在鋼索上走動,不時觸碰遠(yuǎn)方地平線的行為,想像著行走在目光所及且難以到達(dá)之處;而白雙全《臺北手記:2011.11.19-2011.11.28》,以日記形式書寫的生機(jī)活潑的短句,將段落性文字分散及隱藏于展場角落,邀請觀者漫步的同時,尋找文字之間賦予心靈的力量。
參展藝術(shù)家:
王淑鈴、中西夏之 (Natsuyuki Nakanishi)、白雙全、石晉華、耳石小組 (The Otolith Group)、何德來、李華生、周代焌、洪東祿、珍妮.安東尼 (Janine Antoni)、威廉.肯特里奇 (William Kentridge)、郝經(jīng)芳+王令杰、倪灝、陳昭宏、陳其寬、高松次郎 (Jiro Takamatsu)、彭弘智、崔廣宇、莫娜.哈同 (Mona Hatoum)、黃麗絹、葉世強(qiáng)、奧馬.菲斯特 (Omer Fast)、盧奇歐.封塔納 (Lucio Fontana)、鄧堯鴻、劉玗、劉瀚之、諾米.馬奎茲 (Noemi Marquez)、謝德慶。
在夾縫中行走
展期:2022.09.08-2023.01.08
地點(diǎn):臺北市立美術(shù)館 2A、2B展覽室
完整新聞資料敬請參見本信附件及云端連結(jié):https://reurl.cc/RXk6og
官方網(wǎng)頁:http://www.tfam.museum/
FB粉絲專頁:臺北市立美術(shù)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